年仅18岁的杨瀚森本赛季代表青岛男篮出战47场常规赛,场均贡献15.3分、10.8个篮板和3.9次助攻,投篮命中率55.4%,尽管数据亮眼,但他的三分球命中率仅为22.6%,场均仅命中0.3记三分,他的场均出场时间维持在33.7分钟,但赛季中后段多次出现体能下滑导致的效率下降。
苏群在节目中分析道:“现代篮球对中锋的要求早已不同往日,杨瀚森有很好的篮下技术和传球视野,但缺乏稳定的外线威胁,这让对手防守时更容易收缩内线,CBA赛季漫长,强度不小,年轻球员第一个赛季就要学会合理分配体力,做好场均35分钟的高强度作战准备。”
从具体比赛来看,杨瀚森的体能问题在第四节尤为明显,本赛季他在末节的投篮命中率相比前三节下降9.2个百分点,篮板和封盖数据也呈现相似下滑趋势,尤其是在连续客场作战或背靠背赛事中,杨瀚森在防守端的移动速度和进攻决策效率明显受到影响。
三分球已成为衡量内线球员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,对比联盟中优秀本土内线,胡金秋三分命中率36.5%,余嘉达达到38.5%,就连传统中锋王哲林也有32.9%,杨瀚森22.6%的远投表现显然低于平均水准,且出手次数偏少,场均仅1.3次尝试。
青岛男篮主帅刘维伟曾在赛季中期表示:“年轻球员需要适应职业联赛的节奏,特别是体能方面,杨瀚森很有天赋,但需要学会如何在整个赛季保持状态。”教练组已经为杨瀚森制定了蓝鲸直播专门的体能训练计划,包括增加有氧耐力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。
篮球训练专家李明指出:“年轻中锋的体能训练需要系统性规划,除了基础耐力,还要加强爆发力和恢复能力,35分钟的CBA比赛强度相当于国际比赛的40分钟以上,因为外援水平和比赛节奏都很快。”
技术层面,杨瀚森的投篮机制也存在优化空间,他的出手点较低,投篮准备时间较长,在面对紧逼防守时难以获得舒适出手机会,投篮教练陈磊认为:“杨瀚森需要重建投篮自信,从基础动作开始调整,夏季训练期是他改进技术的黄金时期。”
令人欣慰的是,杨瀚森本人已经意识到这些不足,他在赛季总结采访时表示:“这个赛季让我看到自己与顶尖球员的差距,夏天我会重点加强三分投射和体能储备,希望下赛季能做得更好。”据俱乐部透露,杨瀚森已经提前开始夏季训练,每天加练500次三分投篮。
除了个人技术的提升,杨瀚森还需要适应CBA的比赛节奏,本赛季他面对不同类型的内线对手时表现起伏较大,对阵移动速度快的球队时防守端尤其吃力,如何在高强度比赛中保持防守效率,同时不影响进攻端的贡献,是他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。
营养和恢复也是体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,青岛男篮已经为杨瀚森配备了专业的营养师和理疗师,帮助他科学增肌的同时保持灵活性,俱乐部总经理张北海表示:“我们对杨瀚森有长期规划,不会急于求成,这个夏天对他来说至关重要,我们会提供所有必要的支持。”
从国际篮球发展趋势来看,空间型五号位已成为主流,无论是NBA的约基奇、恩比德,还是欧洲联赛的顶级中锋,都具备外线投射能力,杨瀚森若想达到国家队主力中锋的水平,必须开发出可靠的三分威胁,否则在国际赛场难以帮助球队拉开空间。
苏群最后强调:“杨瀚森是中国篮球未来的希望之一,但他的成长需要时间和正确的方向,三分和体能看起来是两个技术点,实际上关系到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高度,第一个赛季的适应期过后,大家期待看到他质的飞跃。”
随着CBA赛季结束,各队都进入调整期,对杨瀚森而言,这个夏天将是职业生涯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备战期,如何通过科学训练弥补短板,提升综合实力,将直接决定他下赛季的表现乃至未来发展方向。
中国篮球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阶段,年轻球员的成长关乎国家队的未来竞争力,杨瀚森作为内线位置上的希望之星,他的进步不仅仅关系到青岛男篮的成绩,更影响着中国男篮未来几年的内线配置。
篮球是一场不断进化运动,球员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,杨瀚森拥有良好的基础和天赋,如今需要的是针对性强化训练和比赛经验的积累,只有补齐短板,全面提升,才能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,真正成为中国篮球的中流砥柱。